“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介绍

发布者:ylys发布时间:2023-08-30浏览次数:915

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依托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在2011年由省科技厅发文批准组建。是一个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并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森林培育和经营领域综合性省级开放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国家百千万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二级教授,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陈伏生博士;副主任为省“双千”计划人选,张令博士。

实验室围绕亚热带地区森林资源质量精准提升及生态安全等问题,设立林木种质创新与苗木繁育、林木栽培生理与产品调控、森林经营与生产力的提升、森林监测与服务功能评估四个研究方向,以亚热带杉木、楠木等用材林、油茶、南酸枣等经济林、马尾松、木荷等防护林以及湿地松、枫香等多用途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解决林木重要性状遗传基础、林分高效培育与精准调控、木材生产与碳汇功能提升、森林植被动态与区域生态安全评估等关键科技问题。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着力解决我省森林覆盖率高与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问题,推动林学学科发展,为林业高质量发展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科技支撑。

3年,实验室正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课题、省重点研发课题等项目100余项,在杉木林三高协同培育、马尾松人工林生态服务提升、常绿阔叶天然林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等方面取得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突破,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中外文专著10部,授权国内外专利20余项,“丘陵山区杉竹林地力提升与高产高效高值协同培育技术集成及示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有林场杉木林多目标-多功能培育体系及示范、“生态文明江西试验区人工林结构优化及提质增效的理论与技术”等成果先后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林草局粱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研究方向一:林木种质创新与苗木繁育

针对林木种业滞后及优良苗木不足即林木良种保障不够的问题,重点选择毛红椿、湿地松等速生树种、南酸枣、油茶等经济树种、圆齿野鸦椿、观赏百合等园林植物为对象,开展开展遗传资源的补充搜集、保育与特异基因型精准评价,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重要功能基因挖掘与利用,聚合杂交优异种质创制与优良新品种选育,组织培养、体胚发生等快繁技术,以及容器苗高效培养等机理与技术研究,为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持续提供优良品种及苗木。

研究方向二:林木栽培生理与产品调控

针对林木生物学认识不深,限制林产品高产优质的问题,以具有经济性状和生态性状的代表性林木为对象,开展了湿地松产脂途径、油茶产油代谢、楠木金丝形成机理、厚竹厚壁形成机制、山仓子结果产油调控、日本柳杉长叶产香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亚热带重要林木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林产品调控机理,为亚热带林产品高产优质提升及生态产品供给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向三:森林经营与生产力的提升

针对森林覆盖率高但生产力低的突出问题,以典型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人工杉木林、马尾松林和珍贵阔叶林的地力演变规律及其内在机理,建立系统的人工林地力维护及提升理论与技术体系;以森林立地条件为基础,揭示森林结构与森林质量和生产力的关系,形成森林地力维持、森林结构优化和森林质量提升的耦合协调的技术与方法;开展低质低效林的改造和定向培育技术研究,显著提升亚热带森林质量和生产力。

研究方向四:森林监测与服务功能评估

针对鄱阳湖流域森林碳汇、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不强的的问题,以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纯林等为对象,通过长期定位观测、野外控制试验、卫星遥感、无线传感长期观测及控制实验,开展典型森林碳养水循环及其互作、流域植被演变与人为活动和气候变化耦合、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为提升亚热带森林碳中和能力、水土保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应对未来全球变化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