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针叶功能性状及其对磷添加的响应

发布者:ylys发布时间:2021-05-23浏览次数:501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成功的引种树种和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磷元素作为南方红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有机质碳组分,从而影响植物生长,故在南方红壤地区人工林培育过程中常通过施用磷肥促进林木生长。林木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功能性状能反应出植物个体的光合速率和对养分的适应及调节情况。为揭示湿地松人工林针叶功能性状间的关系,探讨了针叶功能性状对磷添加的响应及对环境养分的适应策略。本院科研人员以12年生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磷元素梯度(P1.25kg/hm2; P2.50kg/hm2; P3.100kg/hm2)和不施磷为对照(CK)共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叶长、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9个形态指标与针叶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叶形态指标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处理下湿地松针叶各功能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62%~19.77%,其中叶鞘长和比叶面积的变异系数大,均高于19%,有机碳变异系数最小,仅为6.61%CK相比,随着磷浓度的增加,除针叶干物质含量显著降低外(P0.05),针叶叶面积、比叶面积及养分含量等指标均上升。湿地松针叶形态指标和养分含量间存在着紧密联系,针叶的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与全钾和全磷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达0.597以上,而针叶干物质含量与全磷、全钾和有机质间表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0.639-0.530。由此说明,湿地松针叶功能性状均属较弱变异,在特定环境中湿地松针叶功能性状具有较强的内稳性;磷添加可以影响湿地松针叶的形态特征和养分储量,高浓度(P3)磷添加的效果最明显;湿地松针叶形态建成与其养分含量相关,养分含量高促进针叶生长代谢,叶面积增加,同时加快干物质含量向其他器官转运,使针叶干物质含量减少。此研究结果为湿地松的合理施肥和科学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刊物《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贾婷,宋武云,关新贤,魏智文,陈涵,易敏,熊启慧,张露*.湿地松针叶功能性状及其对磷添加的响应.2021.)。该研究主要依托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平台进行。